事故車的判定方法
事故車的判定通常有一定的標準,并且可以通過多個方面的檢查來進行判斷。
事故車的定義及認定標準
事故車的定義沒有強制的規定或標準,一般來說,汽車不可拆卸的部位受損就屬于事故車,可以拆卸更換的部位受損通常不算事故車。符合以下條件的汽車即為事故車:
- 嚴重撞擊損傷:經過撞擊,導致發動機艙和駕駛艙受損的車輛;水箱支架有碰撞損傷的車輛;車身后翼子板撞擊損傷超過其二分之一(部分標準為三分之一)的車輛。
- 關鍵部件變形修復:縱梁、減震器座椅、ABC柱等部位有焊接、切割、成型和變形的車輛;氣囊因碰撞而彈出的車輛;其他不可拆卸部件嚴重焊接、切割、成型和變形的車輛。
- 特殊事故情況:車身一半以上浸在水中或積水進入駕駛艙的車輛;車身被火燒0.5平方米以上,修復后仍存在安全隱患的車輛。
判斷事故車的檢查方法
辨別是否為事故車,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細致觀察,以下是一些具體的檢查方法:
外觀檢查
- 車身縫隙與線條:觀察車身覆蓋件之間的縫隙是否均勻一致,側面車身線條是否流暢。如發動機蓋和兩側翼子板之間的接縫、車門邊緣的縫隙、前大燈及后尾部組合燈與金屬連接的縫隙等是否平均且新舊程度一致。若縫隙不均勻,可能車輛經歷過事故維修。
- 原廠焊點:仔細查看ABC柱與車體結合處的原廠焊點,原廠焊點通常比較整齊且均勻,如果發現焊點不規則或有打磨過的痕跡,可能意味著車輛曾經歷過事故維修。
- 發動機蓋與相關部件:檢查發動機蓋的邊緣膠條是否平整,觸摸時感覺是否偏軟;查看車身的主梁和元寶架是否有焊接口,若有焊接痕跡,可能是修復過的痕跡。此外,檢查減震器上的旋狀小箱子是否是原廠膠,原廠膠質量較好,若為其他材料,車輛可能曾被修復過;水箱框架上的鉚釘材料原廠通常是鐵制品,若材料不一致,可能是事故車。
- 玻璃標識:觀察每一塊玻璃的標識是否是同一品牌,若出現汽車前后玻璃日期不一致的情況,車子很可能因為重大事故更換過玻璃。
- 車門情況:檢查車門是否能夠關嚴,聲音大小是否相同,力度是否一致。若打開車門時發現關合困難或者有縫隙,說明車門可能曾經拆卸過,車輛可能是事故車。
- 輪胎情況:觀察輪胎磨損的程度,品牌是否一樣,花紋是否一致。若輪胎情況有異,可能車輛在事故后未得到正確修復,或因事故導致輪胎受損。
底盤檢查
將車輛升起,觀察車輛底部的底盤、前縱梁和后縱梁,檢查這些部位是否有明顯的撞擊痕跡、變形或焊接點。如果有這些現象,很可能表明車輛曾經遭受過嚴重的撞擊。
發動機艙檢查
- 整體整潔度:檢查發動機艙的整體整潔程度,若內部有明顯的塵土、油污或者維修痕跡,可能是事故車的征兆。
- 部件及螺絲檢查:打開機蓋,觀察各部件是否被動過,特別注意發動機蓋與車體連接處的螺絲,看是否被重新擰過。
車內檢查
- 座椅與內飾:檢查座椅、內襯是否整潔、干凈,有沒有更換過或拆裝過;車內自帶的頭枕、飾件是否齊全;各個開關操控是否順手,有無問題。如果經紀公司將座椅、內飾進行過翻新,此車很有可能有重大問題。
- 儀表燈顯示:著車前先打開鑰匙門,觀察儀表燈的顯示是否正常,有無缺少顯示的現象。
試駕檢查
- 啟動情況:啟動時,參照自身開車經驗,看發動機是否容易啟動。如啟動的聲音沉重,說明馬達、電瓶或相關機械有問題。
- 轉向情況:啟動后,檢查方向盤左右打輪時的力度是否一致,轉向角度是否合理,轉向或掉頭時,方向盤打死后,前輪是否有磨輪胎的現象出現。若有這些情況,車輛有可能出過交通事故。
- 換擋情況(手動變速箱):對于手動變速箱,首先通過行駛公里數和離合器的高低程度來判斷離合器片是否需要更換,再看行駛時換擋是否平順,若換不上擋,說明同步器磨損嚴重,可能需要大修。
如果在檢查過程中發現上述任何問題,建議進一步請專業人員進行更詳細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