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車檢測部位及要點
外觀檢測
漆面與車身線條
觀察車輛漆面是否存在顏色不一致、橘皮紋、流漆等現象,若有則可能表明車輛經過重新噴漆,暗示曾有損傷。同時,對比左右兩側對稱部位的車身線條和縫隙,如車門縫隙、前后保險杠與車身的結合處等,若縫隙不均勻或偏差較大,可能是事故修復后的痕跡。
玻璃
檢查玻璃的生產日期是否與車輛的出廠日期相符。如果玻璃生產日期晚于車輛出廠日期,很可能是后期更換的,這可能是事故導致的。
發動機艙檢測
結構件
查看發動機艙內的大梁、防火墻、減震器座等結構件,觀察是否有焊接、褶皺、變形等修復痕跡。同時,檢查車頭防撞梁和輪轂上方是否有車架扭曲、裂痕或螺絲被扭動的情況。
零部件固定螺絲
檢查發動機和其他零部件的固定螺絲是否有拆卸的跡象,兩側翼子板上的螺絲是否被更換過,以及原廠焊點是否完好無損。
防撞鋼梁
檢查防撞鋼梁表面是否光滑平順,若出現變形或者表面不平順的情況,車輛很可能經歷過追尾事故。
車內檢測
座椅與安全帶
觀察座椅的磨損程度是否與車輛里程相符,安全帶是否能正常拉伸和鎖止,以及安全帶的生產日期是否與車輛一致。
內飾
查看內飾是否有拆卸、更換或修復的痕跡。
底盤檢測
檢查底盤部件是否有變形、銹蝕、漏油等情況,特別是后橋、懸掛系統和排氣管等部位。由于底盤處于車輛底部,不易直接觀察,但可以通過專業的檢查設備進行檢測。
其他特殊部位檢測
ABC柱
檢查車輛的ABC柱是否有變形或切割痕跡,這是判斷車輛是否遭受過嚴重碰撞的重要依據。
后行李箱
檢查后行李箱左右兩邊的輪拱外觀,觀察輪拱線條的滑順度;新車一般會在后行李箱蓋轉軸的地方涂布防水膠,用手指或指甲壓壓看是不是原廠的硬防水膠,如果是軟軟的話,事故車的可能性較大。
焊接處與部件標簽
檢查車的每個焊接的地方有沒有焊接過的痕跡,檢查各個部件有沒有貼印有料號的標簽,一般來講,只有更換過的部件才會有料號標簽。
輔助檢測
歷史記錄查詢
- 保險理賠記錄:打電話問保險公司,查看車輛的理賠記錄,保險公司的記錄相對可靠。一般的事故車維修時都會報保險索賠,一旦出現索賠記錄,就可以判斷車子出了什么事故以及問題的嚴重程度。
- 4S店維修記錄:大多數車主在保修期內有事故會選擇去4S店維修。一般只需要提供車主姓名和車牌信息就可以查詢,但很多4S店只會提供2年/6萬公里保修記錄,如果車輛換到外面的修理廠保養維修就比較難查詢了。